發(fā)布者:漢高 時間:2015-9-21 10:12:25
以前我只知道德國的工業(yè)非常發(fā)達,卻不知道他的工業(yè)先進到什么地步。通過在漢高機械,高端不銹鋼工業(yè)焊管設備制造商的工作學習,我了解到德國的確是一個工業(yè)十分發(fā)達的民族。他們有先進的技術,他們的機器高度智能化,實現(xiàn)了崗位無人值守,他們的一個螺絲都能用上一百年甚至更久,而我們卻連一個螺絲都要靠進口,工業(yè)化差異非常明顯??墒俏乙苍洃岩蛇^,像德國不銹鋼制管機這樣高科技的產品,動不動就是中國價格的幾十倍,并且機器本身就是易損耗產品,他們的壽命多數(shù)不超過30年,誰又會花這么多資金去買這樣一臺機器呢?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解決了我的疑慮,文章描述到先進的德國工業(yè)技術和科技,和德國人的品質,對質量的堅持等,他們的產品,無論巨細,都能用上一百年,這不禁令人驚嘆佩服。這不單是受益于他們的先進技術,更是源于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品質,他們對質量的追求。
英、法完成工業(yè)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yè)國。剛進入工業(yè)化的德國也經過與今天中國類似的 " 山寨階段 ":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產品。為此,英國議會還特別在 1887 年 8 月 23 日通過對《商標法》的修改,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注明 " 德國制造 "。"Made in Germany" 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號。進入工業(yè)化時代之初,他們的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生產領域完全脫節(jié)的。盡管那時 " 世界科學中心 " 在德國,但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專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進入到市場里去辦企業(yè)。這說明了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漢高總經理呂海輝先生就經常這樣教育我們,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真正發(fā)展完善。
19世紀 90 年代初,德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美國工業(yè)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這才明確提出 "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 的方針,并開始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fā)展。由于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學理論與工業(yè)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在半個世紀時間里將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隊伍、工程師隊伍和技術工人的隊伍結合在一起,領導了 " 內燃機和電氣化革命 ",使德國工業(yè)經濟獲得了跳躍式的發(fā)展。此后,德國的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直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最過硬的產品," 德國制造 " 成為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它們直到今天都維持著世界性的聲譽。
“不變的德國”
去過德國,你會知道德國為什么是“不變的德國”。德國人很念舊,他們喜歡有經歷的東西,有歷史記憶的東西,有文化記憶的東西,由于質量好,他們可以一直用著這些帶有回憶和故事的東西。你可以在德國人的家庭看到他們還保留著使用著上個世紀60年代的電子管收音機,這對他們來說是帶有回憶有故事的,十分珍貴的。他們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 10 多次都依然可以用。他們建造的房子可以有上百年歷史都不會破舊,不會倒塌,就是被戰(zhàn)火摧毀了,德國人也一定要按原樣將其重建起來。德國人十分熱愛、尊重自己的文化,到怎樣一種地步呢?二戰(zhàn)以后德國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因為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戰(zhàn)火摧毀,德國人非常心疼,因為德國人就是喜歡自己的文化。所以德國人死活也要把當年的照片找出來,把當年的設計圖找出來,一定要按原樣一座座地重修起來。這也是今天你在德國基本看不到什么現(xiàn)代化建筑的原因,他們的城市大多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的房子。
德國有座王家歌劇院在二戰(zhàn)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德國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 200 年才建好的,結果毀于一旦。為了保護他們的文化,二戰(zhàn)后德國人就把這片廢墟圈起來,搞了一批科學家、文化學家、考古學家、建筑師、技術工人,大約上百號人,花了 35 年時間,把這堆破磚爛瓦又重新裝回去了,技藝之高超使得你現(xiàn)在再看這座王家歌劇院,怎么也看不出來是炸彈炸爛了以后又重新裝回來的。這座建筑也成了 " 世界文化遺產 "。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說," 這個行動本身就屬于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德國的文化,因為德國人熱愛德國文化,才有了“不變的德國”。德國的經濟發(fā)展不靠房地產市場,所以一位德國建筑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筑項目,好不容易中了標,就一定會精心設計,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國,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筑物會是一樣的。因此人們說,德國建筑師重視的不是 " 眼前利 ",而是 " 身后名 "。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彼得 · 馮 · 西門子:" 為什么一個 8000 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 2300 多個世界名牌呢?" 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 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tài)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jié)的重視,我們德國的企業(yè)員工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務的義務。" 當時那位記者反問他:" 企業(yè)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么義務呢?" 西門子總裁回答道," 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
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yè)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么利潤的最大化。企業(yè)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yè)道德、精益求精制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yè)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他們所體現(xiàn)的工作態(tài)度和企業(yè)文化與我們漢高的不謀而合。只不過我們的工業(yè)化起步慢,還沒能跟上他們的腳步。但我們堅信,我們的態(tài)度會讓我們走得更快更遠,在不遠的將來,德國人也能知道我們的制管機,了解我們的態(tài)度,了解我們對我們文化的熱愛。
在德國,沒有哪家企業(yè)是一夜暴富,迅速成為全球焦點的。他們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 " 小公司 "、" 慢公司 ",但極少有 " 差公司 ",絕沒有 " 假公司 "。它們大多是擁有百年以上經歷、高度注重產品質量和價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稱之為 " 隱形冠軍 "。德國有家葡萄酒作坊,快 400 年了。二戰(zhàn)中很偶然留下來的,很幸運沒被美國飛機炸到。德國的馬牌輪胎公司是 1871 年成立的,現(xiàn)在我國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國的阿迪達斯公司是 1920 年創(chuàng)辦的,至今也有 94 年以上的歷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國這類企業(yè)都是有年頭的。
德國的產品不打價格戰(zhàn),不與同行競爭。為什么他們能對價格無所謂呢?一方面是由于有行業(yè)保護,更重要的方面是他們知道價格并非決定一切,他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先進技術做保障,其他國家的產品根本沒有可比性。對于他們來說,更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是他們的目標,對于利潤,只要能保證基本利潤就可以了。德國人寧愿 " 在保證基本利潤的同時,讓部分利潤轉化成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并且他們深知打價格戰(zhàn)可能會讓整個行業(yè)都陷入惡性循環(huán)。
舉個例子,德國人造的鍋可以用上 100 年,因此每賣出一口,實際上也就等于“丟失”了一位顧客。相比日本的鍋,他們的鍋的壽命是20 年,所以顧客每 20 年就得再找他一次。很多人像我一樣疑惑,德國人明明可以像日本人一樣把使用期搞短一點,賺更多的錢,也不至于丟失了回頭客,為什么還要把東西搞得那么結實呢?其實他們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更注重的是品牌效應,注重口碑,注重客戶體驗,注重長遠利益。
他們認為買了他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這就會有口皆碑,就會招來更多的人來買他們的鍋。事實也是如此,有家柏林的叫菲仕樂的廚具廠,是二戰(zhàn)后從過去的兵工廠轉產過來的,前后也不過幾十年時間,就賣出 1 億多口鍋了。而世界有快 80 億人口,還有 70 多億人口的大市場在等著他們呢。德國人的想法不一樣,他們營銷戰(zhàn)略的路數(shù)也與眾不同,一筆生意,在你身上一輩子就做一次,讓你說他的東西好,這就會感染到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再去做他的顧客,然后再感染第三個人,人家干的是這個事。
探求本質,考慮長遠
今天德國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漢堡、法蘭克福,被定為 " 國際化城市 ",以后打起仗來也宣布為 " 不設防城市 ",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絕大多數(shù)的德國人都生活在 5 萬人、10 萬人、15 萬人、20 萬人的城市里,連 50 萬人口的城市,德國人都覺得太大了。德國城市的風光幾乎都有這個特點:城市天際線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頂,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過它。因為城市小,就容易守時。為了守時,也必須得把城市設計得小一點。他們認為要想在‘汽車大眾化時代’做到城市不堵車,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任何樓房不要超過五層,在德國,你要想建造六層以上的高樓,必須經過議會投票通過才行。第二個條件是任何城市必須有一半的空間是馬路。只要你同時做到了這兩條,城市就不會堵車。這就是為什么德國人都能如此守時的原因。今天德國人一般只在柏林、漢堡、法蘭克福建高樓,那也是世界級的大高樓,但有一個條件,這種高樓從任何方向倒下來時,不能壓到另一棟樓。所以越高的樓房,周邊留有的空地就越大。這就叫 " 探求事物的本質,確定長期的戰(zhàn)略 "。德國人建房子時,是一定要考慮到當它倒下來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的。
德國貨物美不價廉
”德國制造 " 的優(yōu)勢并不在價格上,連德國人自己都承認 " 德國貨就是物美價不廉 "。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刀都砍不下來。德國人甚至不承認有 " 物美價廉 " 這回事。" 德國制造 " 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質量,它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它優(yōu)秀的售后服務。德國企業(yè)發(fā)展的一般產品都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高難度,別國一時無法制造出來的產品。德國 30% 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獨家產品。德國人生產的工業(yè)制造品,大到挖地鐵的掘進機,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訂書機,從質量上講都是世界第一。
德國所有供 3 歲以下兒童食用的產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為藥品監(jiān)管;所有母嬰產品只允許在藥店出售,不允許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規(guī)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為原料加工生產;所有保健護膚品牌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植物種植園,以保證取材于天然有機品質。德國人生產的非工業(yè)用途的化學產品,例如清潔劑、洗手液、洗潔精,除了有清潔殺菌的功效以外,絕大多數(shù)采用了生物降解技術,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學成份,來將化學對人體的傷害減少到最小程度。德國人生產的濾水壺,既能過濾無機有害物,也能過濾有機有害物,并富含鎂元素。經過德國濾水壺過濾后的水,是微微帶甜味的。(絕對支持環(huán)保)
德國鍋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溫性質,既能節(jié)能環(huán)保,導熱效果又極佳,以至人們說," 使用這種德國鍋具,一根蠟燭就能弄一頓美味佳肴。" 德國人生產的一口鍋,可以用上 100 年,因此很多德國人用的都是奶奶傳下來的鍋。對德國人來說,任何一樣廚具,一輩子只需要買一次,不需要買第二次,因為你一輩子也用不壞它。德國人生產的煨湯用的鍋,完全是鋼鐵鑄造的,沉重得連男人都有點端不動,那鍋蓋內側有奇特的花紋,我問一位德國的銷售商:" 搞這些花紋干嘛?" 他說:" 它蓋上去后,水蒸氣就能上下自然循環(huán),不易燒干,這是一種技術。" 德國的鍋具,蓋上去個個嚴絲合縫,說三分鐘開鍋就三分鐘開鍋,能為你省下不少煤氣費。
為什么德國的產品動不動就 " 能用 100 年 " 呢?一個原因是,德國沒有資源,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yè)原材料都是靠國外進口來的,所以必須物盡其用,盡量延長使用期,這才是對原材料最大的節(jié)約。另外一個原因是,德國人認為,產品質量的好壞,主要體現(xiàn)在是否‘經久耐用上。德國人重視用戶感受,追求長遠利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改進的。
廣東順德漢高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官網(wǎng):m.dongfangzj.com
聯(lián)系方式:400-833-2319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勒流街道富裕村海裕二路13號
推薦閱讀: 鋼鐵行業(yè)智能化發(fā)展
標簽:漢高 不銹鋼焊管設備 制管機
微信:漢高機械
需要幫助?聯(lián)系我們
電話:
0757-25637818網(wǎng)址:
郵箱:
hangao@hangaotech.com